1 大家好,上面这张照片是我今天刚拍的。我的特斯拉这个月正好开到了1万公里。 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饭,问我什么感受,我说很后悔。对,我后悔买的太晚了。所谓早买早享受,我应该早就买来享受的。 入手特斯拉之前,我也在网上做了功课。看到的都是“特别颠,容易晕车,高速噪音大,刹不住车,内饰简陋”这些缺点,搞得我心里嘀咕,能买吗?不会当了韭菜吧? 结果去试驾了半个小时,感觉还行。销售也很专业,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甚至有些情怀在,不断和我们说马斯克要移民火星的梦想。 我连连说不用啊,买个车而已,咱不用上升到这么高的高度。 小伙子不管,我下单以后,还认真地看着我说,感谢您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我当时心里想,马斯克可以,把销售洗脑洗得真彻底,卖个车还卖出使命感来了。 2 结果到如今我开了几个月,使命感不敢说,至少信念感越来越强了。 我认为特斯拉就是最好的车,或者谦虚点,之一吧。 电动车里面,特斯拉并不贵,20多万而已。说实话30多万的电动车,我也不是买不起,就觉得不值。我甚至认为所有超过30万的车,都不值。 中年男人开车,重要的是低调,根本不需要炫耀。咱又不是大老板,需要靠车来体现身价。 此外,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我没有什么移动的家这种概念。 尤其不喜欢车里放一堆大屏幕,开车就好好开,看什么视频?不是更不安全?有一次打车来了一辆新能源,师傅竟然开始自动巡航看视频,匪夷所思。 我也不理解乘客在车里看视频,晃来晃去的,不晕吗。还有某国产车宣传孩子在车里用后排屏幕看小猪佩奇,服了,不怕近视啊。 还有的车搞个女王副驾,说座椅把女王弄得多舒服。追求舒服难道不应该回家在2米大床上躺着吗,为这种溢价买单,我不乐意。 你们大概看出来了,一般人们诟病特斯拉的点,在我这都不是问题。 3 对我来说,车首先要好开。特斯拉方向精准,底盘扎实,动力强劲,完全符合。在此之上,特斯拉的AP解放了我的脚。 我每天都要开100多公里,现在80%的路段开AP,比以前轻松得多。 而且特斯拉省略了车钥匙,手机在兜里,直接开门,没有任何多余动作。也不需要发动,踩下刹车挂挡就走,方便。 关键它可以识别不同用户,老婆开完以后我再坐进去时,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座椅会自动调整到我之前设定好的位置。 这才叫“智能化”,比沙发冰箱大彩电更内敛,却更实用,简直和现实中的我是一样一样的。 4 还有里程焦虑,我完全没有。 很多人都搞错了电车和燃油车的补能逻辑。燃油车,开到油箱报警,找加油站加油。到了电车,大家也等着电用光了,再着急忙慌地去找充电桩。 不是这样的,你可以想一下,你的手机是如何充电的,是不是随时随地,只要有插头就插上充? 电车也一样,出去吃饭,购物,找个充电桩随手插上就行,这样才节约时间。非得熬到最后一刻再去充,那体验确实比不上油车,但毫无必要。 而且之所以大家总强调里程焦虑,无非是缺少“确定感”。油车没油了你不着急,是因为你知道,方圆5公里之内,肯定能找到加油站。 前些年充电桩少,速度还慢,开电车确实像养个电动爹。可是现在充电桩已经很多了,导航软件看一下,开5分钟找个充电桩,并不难。 更何况我自己就有充电桩,回家后就插上,速度是慢了点,但一个晚上也充满了。 5 至于电车能不能跑长途,我上个月特地开着特斯拉带全家跑了一趟浙江和福建。实际行动测验的结果是: 电动车才是自驾游的更好选择,油车已经完全落伍。 首先跑长途的里程焦虑,完全没有。现在住的酒店一般都有充电桩,不管快充还是慢充,到酒店后就插上,第二天满电出发。 高速公路上服务区一般都有国家电网的快充桩,花20分钟充200公里,正好上个厕所,吃点东西,一点不耽误。 哪里来的里程焦虑? 而且特斯拉空间超大,前备箱后备箱全部装上一路上需要的东西,还有空间。上了高速开AP,跑上几百公里非常轻松,是比油车好一万倍的体验。 难怪有人说,只要开一次电车,就再也回不去油车了。 完全正确。 6 总结一下,被无数人鄙视的所谓单踏板模式,我开十分钟就适应了。抬起油门就减速,不仅省电,还省刹车片。 别人说悬架硬,太颠,我毫无感觉。说自动雨刮不好用,我也觉得还行。至于语音助理太傻,能准确完成任务就得了呗。其他车又好到哪里去呢,我心目中的智能对话,怎么着也得是ChatGPT级别的,现在没有一辆车能做到。 我真正想说的是,人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只听别人怎么说,你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小时候学《小马过河》,说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的很,松鼠说河水深得要命。 没有人说假话,都是事实。没有人想害人,都是好心。 但小马要过河,那些经验全都无用。 每个人都是故事里的小马。 每个人的处境都是独一无二的,很难套用前人的经验和道理,哪怕它们全都真实且正确。 买车也一样,花的是你的钱,你需要自己去体会,最终做出决定。 |
2024-2-26
2024-2-26
20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