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拥有100年历史的慕尼黑车展(原法兰克福车展,IAA)堪称全球汽车界的“德国”高望重,但今年却有些不同。丰田、本田、日产和通用汽车等品牌缺席。好在中国品牌的实力足以与德国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一起撑起舞台。 据媒体报道,IAA市场媒体总监公开表达了对中国合作伙伴的感谢:“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帮助我们邀请了这么多参展商。”本届慕尼黑车展的阵容也不约而同地呼应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日系、美系品牌暗自担忧,德系品牌求变,中国品牌开始主动出击。 01 中国方阵集团亮相,比亚迪阵容强大 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进军欧洲。此次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方阵由比亚迪、零跑汽车、阿维塔、赛力斯、名爵、达尔威等车企组成;电池行业还包括宁德时代、长景锂能、欣旺达、中国新航空等企业。据统计,本届展会中国车企参展数量较上届几乎翻倍。 中国队伍中,比亚迪无疑是焦点。同时发布了Seal、宋PLUS EV冠军版(海外命名为比亚迪Seal U)、元PLUS(海外命名为比亚迪ATTO 3)、海豚、汉、电子D9等6款车型。其中,Seal已在欧洲正式上市,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50,990欧元和44,900欧元;宋PLUS EV冠军版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与欧洲消费者见面。 通过Seal上市,比亚迪还向海外粉丝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CTB(Cell to Body)电池框架集成技术和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如今,比亚迪已成为全球车企及相关金融机构重点研究对象。 比亚迪咄咄逼人的做法,让“德国制造”人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如此强行上门的炫耀,比之前中国市场的数据变化更让人心疼;而中国消费者已经适应了比亚迪的优势。去年11月,比亚迪首次超越一汽大众,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销售公司。 不仅如此,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的崛起,也打压了合资车型在国内的价格,让外资品牌无法在中国“赚钱”。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采用了新技术的国产汽车不再选择低质低价路线。比亚迪Seal在慕尼黑车展上推出,折算人民币售价为35万-40万元。这个价格几乎和中国的Formula Leopard一样多了! 虽然市场上关于“击败传统巨头”的普遍看法并不理性,但却可以证明这种普遍看法:我们等待中国汽车的崛起已经很久了。02 比亚迪拓展海外实力,加速全球化进程 您今天对比亚迪有何看法?无论国际视野还是国内消费者,大概都觉得这家车企诞生突然,发展得太快太突然了。从新能源转化的大趋势来看,比亚迪是时代的选择之一;但从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看,这只是一家蓄谋已久的公司。 今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它是世界上第一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公司。作为新能源领域最早的参与者,比亚迪长期以来只能发挥狭窄的作用。今天令人羡慕的产销规模,是比亚迪20年耕耘的结果。 有科技,方能长久;有科技,方能长久;规模化才能高效——这适用于大众丰田,也适用于All in新能源的比亚迪。今年1-6月,比亚迪新车销量达到125万辆,首次跻身全球前十;今年1-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79.2万辆,同比增长82.16%。如今,比亚迪单月销量超过27万辆。曾经称霸燃油车时代的良田、银众合资企业的前辈们也无奈被抛在了后面。 中国汽车工业长期陷入“大而不强”的局面。仅仅增加销量并不能改变这种状况。掌控供应链话语权是关键。没有人愿意错过新能源转型给予中国车企的机遇,更何况是在这条赛道上奔跑了20年的比亚迪? 比亚迪慕尼黑车展将产生怎样的全球影响?国外比国产密封件贵一倍的密封件效果如何?瑞银证券研究部对Seal的细分报告显示,其总成本相比上海制造的Model 3、与大众欧洲制造的同级车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凭借规模经济优势,比亚迪开始占据产业链主动权。 从最新的出口销量来看,比亚迪的全球梦想正在加速推进。比亚迪8月出口量2.5万辆,月增37.7%。去年比亚迪海外销量不足6万辆,而今年1-8月销量接近12万辆。 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负责人舒友兴表示,“过去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欧洲15个国家,并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优质当地合作伙伴一起销售。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拥有100家经销商,计划到今年年底达到200家。 【写到最后】 与往年利用慕尼黑车展增加国际曝光度不同,参加本次车展的中国车企几乎都是在为打开欧洲销售做着务实的准备。慕尼黑车展中国媒体专题沟通会上,比亚迪品牌与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透露,2023年比亚迪出口量将达到25万辆;比亚迪首家欧洲汽车工厂地址将于今年揭晓。 “目前来看,问题并不大。”李先生估计。 从国内产销量第一的位置到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领导地位,比亚迪不仅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中国的实力。慕尼黑车展即将结束,但中国汽车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