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9月18日(北京时间9月19日),特斯拉再次下跌超3%,市值蒸发近290亿美元(约2117亿人民币),最新总市值约8400亿美元,距离“万亿俱乐部”渐行渐远。 特斯拉的这次下跌,可以归结为高盛的“拱火”:虽然根据以往的经验,虽然降价往往会提振销量,但从短期来看,影响的是真金白银进账! 据中国基金报等报道,高盛重新评估了特斯拉2023年和2024年的每股收益预测。考虑到平均售价较低,导致汽车毛利率相应下降,将2023/2024年每股收益预期从3.00/4.25美元小幅下调至2.90/4.15 美元。高盛下调特斯拉目标价至275美元。 下一次降价,何时到来? 对于特斯拉而言,“降价促销这个纲,一抓就灵”的戏码已经多次上演,并涵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全系列车型——但是利润恐怕就不会那么好看了。 就在今年8月14日,特斯拉官方宣布,Model 3现车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上线。同日起,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 今年以来,特斯拉多次调价。今年年初,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大幅降价,创下历史最低价格的纪录,其中,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此轮降价也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7月1日,特斯拉还宣布购买特斯拉Model S/X可享受3.5万至4.5万优惠。 特斯拉官宣优惠 图片来源:官微 降价在带来销量的同时,也影响了特斯拉短期的真金白银:今年二季度,特斯拉总营收为249.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1亿),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27.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但毛利率只有18.2%,比起第一季度19.3%毛利率有所下降,是特斯拉近3年来的最低毛利率水平,历经长达一年的“全球价格战”,特斯拉毛利率已从去年同期的25%下降至今年Q2的18.2%。 不过对于“志在蓝天”的马斯克而言,这点毛利率的下滑或许根本无足挂齿:在二季度财报会上,马斯克言之凿凿表示“愿意在动荡时期再次下调电动汽车的价格,尽管这会影响公司毛利率,但愿意牺牲毛利率换取销量增长”。 也许马斯克是对的。据中国汽车报消息,多家机构认为特斯拉第二季度的毛利率触底。Wedbush分析师Dan Ives预测,特斯拉的毛利率在第二季度触底,未来几个季度有望回升,并在2024年回到20%的水平。 并且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一直不只把自己当成“造车的”,还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家金融公司、一家机器人AI公司、一家能源公司等多重角色。2023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太阳能产品装机量达66MW;特斯拉储能业务装机量达3.7GWh,同比增长222%。其它业务是否能弥补造车毛利率的损失,还需要拭目以待。 要想在降价的同时保持赚钱能力,除了降低成本,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而特斯拉“一体压铸工艺”的重大突破,可能为其降低成本提供坚实的底气,也让市场对未来的新款Model充满了期待。 新工艺+上海工厂,助推产量腾飞 据财联社等媒体报道,特斯拉已在一体化压铸上取得技术突破,这将是特斯拉在未来十年生产数千万辆平价电动汽车、实现盈利计划的关键所在。通过这项突破,特斯拉可以将电动汽车的几近所有复杂车身底部零件压铸成一个整体,而非仅压铸约400个零部件。 据悉,这一新技术是特斯拉“开箱工艺(Unboxed Assembly Process)”组装系统的核心——特斯拉3月公布该组装系统时曾表示,其将用于支持生产低价车型,预计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降低50%,并将工厂空间减少40%。按照消息人士说法,有了这项新技术,特斯拉可以在18-24个月内,从头开始开发一款汽车,而目前其大多数竞争对手可能需要3-4年时间。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体化压铸更大的部件虽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研发成本相当高昂,没有充足的资金实力断然不敢染指! 据界面新闻报道,铸造专家认为,大型金属模具的整个设计过程通常需要花费约400万美元,这一过程往往需要重复六次甚至更多才能达到完美状态。为此,特斯拉使用3D打印机用工业砂制作测试模具。打印机将液体粘合剂沉积到薄薄的沙层上,并逐层构建可以压铸熔融合金的模具。消息人士称,砂型铸造的设计验证过程成本是现有方案中最低的,仅为金属原型的3%。 众所周知,马斯克曾说过“制造一辆价值25000美元的电动汽车,是公司成立之初的梦想”。而同样据财联社报道,该车型或将使用一个超大型铸件框架,将车头、车位、车身底部(电池放置处)结合在一起。如果这样的计划成真,距离马斯克的“初心”很可能再进一大步。 仰望天空同时,还是要脚踏实地,特斯拉的产量之所以能一步一个台阶,离不开上海工厂的贡献。 据上海证券报,近日,特斯拉全球第500万辆整车在上海超级工厂下线,这是一台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9月17日,特斯拉官方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了这一消息,并感谢全球车主的支持。而就在刚过去的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刷新了该工厂的纪录。 特斯拉全球第500万辆整车在上海超级工厂下线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完成100万辆的目标,上海工厂用了33个月;从100万到200万,只用了13个月。2023年6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感叹“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厂之一,造出的车也是全世界品质最好的车之一”。仅仅是2023年前8个月,该工厂累计交付量超过60万辆,超过2021年全年交付量。如今,这里已成为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生产的汽车热销亚太、欧洲乃至北美。 不过特斯拉需要面对的也许还有假新闻。就在最近,马斯克就亲自下场“辟谣”。 沙特建厂?马斯克否认 据上海证券报,当地时间周一,有外媒报道称,沙特和特斯拉正在谈判在沙特建一家电动汽车生产厂。对此,特斯拉CEO马斯克毫不客气地在社交媒体X上贴出报道截图并回应称,此报道为“又一篇彻头彻尾的虚假文章”。 虽然马斯克第一时间予以否认,但是该报道究竟是真是假,恐怕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按照上述报道,谈判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可能会破裂。并且鉴于马斯克与沙特官员关系紧张,以及沙特投资了特斯拉的竞争对手Lucid,任何交易都可能充满复杂性。 报道表示,沙特之前就在用部分电动车生产所需金属和矿物资源的采购权吸引特斯拉合作,沙特目前考虑的一项提议涉及到向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Trafigura)提供融资,资助在刚果的一个钴和铜项目,该项目最终可能为特斯拉的车厂供货。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曾和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交恶。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8年8月,马斯克在推特(就是目前的X)上宣布,将“考虑把特斯拉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私有化”,按当时市值约为720亿美元,已经确保有资金支持。 他之后表示,已和PIF进行过多次对话,相信其能为私有化特斯拉提供足够资金。然而此时的特斯拉,实在是债务缠身,被一连串机构做空,看不到盈利希望,私有化特斯拉的计划最终不了了之,他本人还因此陷入了法律纠纷。 五年时间过去,昔日处于悬崖边缘的特斯拉,已经“绝地反击”成为一众空头的坟场,而有关其背后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料爆出。 |
2024-2-26
2024-2-26
20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