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01 首页 新能源 比亚迪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被研发周期拖累,大众宣布向比亚迪学习,“学生”变“老师”了? ...

admin 2023-9-12 17:57 0297 所属专栏比亚迪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大众都是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在过往的多年里,大众及其旗下的众多品牌,将燃油车卖到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在全球范围内,大众都是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在过往的多年里,大众及其旗下的众多品牌,将燃油车卖到了全球每一个角落。尤其是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市场,大众更是更为首屈一指的存在,甚至可以这么说,最早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并量产新车的大众,是很多后来的中国汽车品牌共同的“老师”,所以从影响力的角度来说,如何评价大众都是不为过的。


被研发周期拖累,大众宣布向比亚迪学习,“学生”变“老师”了?

但是这个在全球市场“呼风唤雨”的超大体量汽车集团,在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之后,却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尤其是在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也是大众第一汽车销量市场,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为迅猛的中国市场,大众的电动化战略,似乎遭遇到了“水土不服”。大众之前燃油车产品上的很多想法和做法,完全失效了,甚至人们对于大众品牌的“迷信”,在电动车上不复存在了。


被研发周期拖累,大众宣布向比亚迪学习,“学生”变“老师”了?

不过我们又不得不说,在我们眼界范围内,大众又是最擅长改变和转型的海外品牌,甚至没有之一,大众应该是最高在国内推动电动化的海外品牌之一,虽然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大众寻求突破的决心,却是肉眼可见。之前一段时间,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确定建立投资和合作关系,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占股4.99%,同时宣布未来将合作推出至少两款大众品牌电动车产品。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小鹏汽车的技术加持,能够给大众电动车带来怎样的变化,但是这至少已经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被研发周期拖累,大众宣布向比亚迪学习,“学生”变“老师”了?

当然了,大众对市场的观察,也同样敏锐!日前有消息称,大众汽车研发负责人Kai Grunitz宣布,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大众汽车将向中国汽车厂商比亚迪学习,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54个月缩短至36个月,以便跟上中国市场竞争对手更快的开发速度。

大众方面表示,比亚迪敏捷的反应、平台战略、电池技术和成本控制等等优势,使得比亚迪竞争力大幅度提升,这些都是大众集团需要去学习的。而此番“学习”,将从大众ID.2开始!


被研发周期拖累,大众宣布向比亚迪学习,“学生”变“老师”了?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仅是比亚迪,很多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周期都相对比较短。比较短的研发周期,有利于推出的产品,最大限度能够使用最新的技术,贴合消费者的需求,而过长的研发周期,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产品功能,可能在研发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火热的,但是经历漫长的研发和测试之后,就已经变成“过期”技术了。

这种情况,在燃油车时代,体现得不够明显,因为燃油车发展到今天,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到了瓶颈阶段,产生大的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研发周期长一点,影响不大。但是新能源汽车却不一样,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技术几乎每天一个变化。如果还沿用比较长的研发周期,那么产出的产品,相比于研发周期短的产品,就会落后很多,这种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正如大众的电动车和很多国产电动车产品的差距一样。


被研发周期拖累,大众宣布向比亚迪学习,“学生”变“老师”了?

但是很多小伙伴也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研发周期缩短之后,产品品质能不能得到保证,其实这一点还真不太好说,缩短研发周期和测试轮次,理论上可能会因为时间较短,而造成一些问题没有被发现或者改正,也可能会被认为是减配。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果能投入更多成本,增加研发人员数量,那么原则也是能在相对更短的研发周期里,完成相关工作。

所以其实我们能够看到,像比亚迪等一众国产新能源厂商,正在通过更加强势的产品、公益和流程,给这些传统燃油车车企们“上课”,这也是从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变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只能说,大众集团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嗅觉”,在海外品牌中,已经算是比较灵敏的了。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