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又被老外拆了几个月之前,日本规模最大的出版社把比亚迪海豹车型拆解了。 这不是什么重点,重点是他们还把拆解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售价88万日元起,约合人民币4.3万。 没错,就是4.3万人民币,多卖几本书,比亚迪海豹新车的钱就出来了。 当时我就在想,这么好的生意会不会有其他机构效仿呢?我也去拆几辆车不就赚大发了吗?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不是随随便便拆一辆车就可以出书的,就算出书了也不是谁都愿意为之买单的。 所以大家不妨试着思考一下,谁会花数万人民币买这样的一本书呢?为什么比亚迪的拆车书籍能卖这么贵呢? 而现在,答案似乎出来了,因为有海外机构再次对比亚迪海豹进行拆解。 就在9月份的时候,瑞银UBS对比亚迪海豹EV进行了拆解,结果发现海豹汽车大约75%的零部件竟然都是比亚迪自产,其总体成本相比上海生产的同级别Model 3竟然要低15%左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75%的零部件是包括一些核心部件的,比如电机、电控和变速箱等全部都是比亚迪100%自主研发。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75%的零部件自产是什么概念? 一般来讲,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就有可能形成市场垄断,50%以上就有可能构成垄断地位,当达到75%以上时,就足以支配市场了。 这也就是说,比亚迪75%的零部件自产,意味着其在自身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拥有绝对支配权,甚至可以不用惧怕外界任何形势的“卡脖子”!(这里特指某个国家的长臂管辖。)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日本拆解比亚迪海豹的书籍要卖88万日元了吧?他们就是想要通过拆解海豹车型来获取比亚迪之所以大获成功的秘诀。 这也无疑证明了,比亚迪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其他品牌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 比亚迪海内外两开花在最近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携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以比亚迪Seal U名义参展)、元PLUS(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海豚、汉以及腾势D9等六款车型亮相车展。 这张图片就是现场拍摄图,比亚迪受到了海外市场的热烈欢迎,被“老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要是放在几年前,不用太久,哪怕是3年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原来比亚迪不仅是在国内受欢迎,国外也是一样受追捧,这次真是海内外两开花了! 很多国人可能都会十分惊讶,什么时候中国汽车品牌也能在海外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了? 这,其实就是比亚迪带来的震撼!中国汽车品牌成功出海的震撼! 我个人一直认为,比亚迪最厉害也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不是他的销量多么多么高,而是他高超的战略眼光和技术执着。 这一点我曾经也多次提及。 如果比亚迪只是想做一个小富即安的“买办”企业,那么他完全没必要继续投入海量研发,没必要去独立开拓海外市场。 只需要像某位许老板喊出的口号那样: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做一个汽车界的“联想”就行了。 但是比亚迪呢?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自从2008年比亚迪诞生首款新能源汽车F3DM之后,仅仅2年之后,比亚迪就在海外首次尝试销售自己的纯电动汽车e6。 虽然当时的销售数据并不怎么好看,但是你要知道那是在13年前,一个新能源汽车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年代。 从上面这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趋势图不难看出,在2021年以前,比亚迪其实都在坐“冷板凳”,一直到2022年才迎来大爆发,并一举在海内外多个市场拿下销冠。 今年(2023年)上半年的时候,比亚迪更是直接超越奔驰、宝马,成为全球销量前10的唯一一家新能源车企。 至此,比亚迪新车销量进入全球十大车企行列,打破了国外车企长达70余年的排名垄断。 最后我想说的是,成功绝非偶然,技术才是王道。 比亚迪能够成为老外拆解学习的对象,能够在海内外市场都取得骄人的成绩,能够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畅销,不是因为运气好,只是因为对技术的信仰。 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期待比亚迪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更多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