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压铸技术又获得技术突破,在一连串的创新之后,他们即将可以达成全车压铸,这将会让成本进一步下降,可能是接下来2.5万美元车型的重要关键。 特斯拉在汽车业界首创的压铸技术,是通过6千~9千吨的压力,铸造出Model Y的前段和后段车身,借此省下大量的零件和组装工序,使得特斯拉在制造成本上远远低于竞争者。 根据内部消息人士情报,特斯拉已经准备进一步突破,目标是要让全车都使用一体式压铸。 路透社引用消息表示,特斯拉的新技术,可以将一整辆电动车复杂的车身结构简化成单一铸造件,和传统造车约需400个零组件相比,大幅度缩小生产时间和成本与复杂度,重点就在于他们的Giga Press压铸机。 ▲特斯拉目前安装在德州厂的巨型压铸机。 目前特斯拉已经表示,在未来的新车将使用「非传统」的造车技术,像是预先生产大型的「次级组装件」,然后一口气将他们组合起来,只是还没人知道这些模组具体的尺寸。 工程公司Carsoft Global总裁Terry Woychowski表示,如果特斯拉真的能把整辆电动车的车身一体铸造出来,将会进一步解构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所有思维。 「这就像是汽车产业的类固醇一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要实现并不容易。」 Woychowski 指出,越大、越复杂的对象,铸造的难度会加倍提升。 两位特斯拉不具名人士指出,根据内部最新揭露的制造技术,特斯拉从无到有开发出一辆新车的时间,将会缩短到18~24个月,而其他车厂的开发时间至少是3~4年。 共5位内部消息人士都表示,单一巨大框架的车体设计,包括车辆前段、后段以及装载电池的底盘,将会透过这项新的压铸技术生产,而这个设计会用在特斯拉接下来要推出的2.5万美元车型上。 ▲被网友昵称为 Model 2 的小车,目标是要将售价压在 2.5 万美元以下。 如果这项铸造技术如此神奇,为何其他车厂不使用呢? 根据专家表示,大型金属铸造的测试模具风险和成本极高,光是制做模具的成本就超过150万美元,而重新调整模具就需要花费10万美元,通常在制造过程中会需要多次调整,预估整个设计成本超过400万美元。 由于马斯克铁了心要做这件事,特斯拉团队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案:3D 打印工业用砂,这种测试模具制造方式,是在一层砂上面,根据设计档案由机器喷射粘合剂,然后再喷上新的一层砂,如此反复堆叠建造出可以铸造金属的模具。 据说,采用这个方案生产原型测试模具的成本,是传统金属模具成本的 3%。 同时,因为采用数字档案调整原型,特斯拉从设计到验证只需 2~3 个月,而金属模具原型则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相同的技术也被应用在特斯拉铸造上,由于车身框架充满许多空洞,传统上是透过冲压、焊接等步骤组装,但特斯拉则准备在铸造模具里,放置 3D 打印黏合砂,在铸造完成后,再使用特制溶剂移除砂块,就能保留所需的空洞。 目前特斯拉似乎已经来到最后一个关卡,安全性问题。 在铸造时使用的铝合金,在砂制模具制出的成果,表现和金属模具制程不同,无法满足特斯拉定下的撞击防护与其他相关标准,为此他们正在调配新的合金配方以及熔合过程,加上铸造后的「热处理」,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旦通过撞击防护测试,特斯拉就可以完成设计,正式生产金属模具,然后投入大规模生产。 在这个新的一体式铸造前提下,特斯拉未来会推出的平价小车,造型可能更像是一艘小船,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前厢与后车厢,车身结构会前所未有的简单。 不过这一切尚未有定论,因为技术上仍然存在许多难关,除了上述的刚性问题,在使用 3D 打印砂具来维持空洞时,特斯拉可能还需要更高压力的压铸机,这又会让砂具无法使用。 因此他们也有另一个备案,采用慢速铝射出制程搭配铸造,但这样的制程会耗费更多时间。 尽管目前尚未能证实所有消息,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可以确定特斯拉正在努力开发新制造方法,目标就是做出售价2.5万美元的小型电动车,来实现他们普及电动车的核心任务。 在那之前,他们还得继续砸入大笔研发资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果。 |
2024-2-26
2024-2-26
20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