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发生在美国的汽车工人罢工潮,可以说让美国的汽车巨头们伤透了脑筋,如何在不影响公司运营的情况下,就薪资问题上与工会达成一致,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特斯拉。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员工福利方面一直都给予相当高水平的支持,特别是在美国本土,他们更是格外重视劳工权益保护的问题,毕竟美国工人可是出了名的“难伺候”,这也就是为何他们能够在本次美国工人罢工潮中“独善其身”的原因。 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并不简单,因为人力成本上投入偏高,就意味着,必须要在其他环节给抠回来,所以利用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一直都是特斯拉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3月,马斯克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尽快达成“生产成本减半,年产2000万辆”的目标,而具体到如何实现,马斯克给出的答案是“千兆铸造”。 所谓的千兆铸造,大概的意思就是,提前对需要喷漆的零部件进行喷漆处理,然后将他们整合到一起,并使用一种超大规模的新型超高压压力机,对零部件进行一体化的冲压焊接,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生产。 按马斯克的说法,这项新工艺可以将400多个车身零件同时压铸成为一个整体,而使用新工艺生产汽车,将会由此节约20%左右的成本以及30%的空间,也就是说,特斯拉将会使用一种,更加自动和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来造车,比如外界传闻已久,即将在2025年上市的特斯拉小型电动车就会采用新技术,大概的流程是先为该车打造一个框架,再整体冲压出车体及底盘部分,最后将其拼装到一起,完成生产。 事实上,模块化生产最大的难度是在于模具精度。为此特斯拉可能会采用新的3D打印以及砂型技术,不过目前,要想使其落地仍存在不少的技术难点,比如要想实现整体冲压,必须打造出精度较高的模具,如何在不损失整车刚性的前提下实现这一效果,还需要反复的研究和评估,对此有消息称,特斯拉将会在本月确定,该技术是否符合特斯拉的生产要求。 尽管不少人也对特斯拉采取激进工艺的做法,表达了担忧,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行业里的每一次跨越,都与“新技术”的开拓有着密切关系,而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引领电动车行业的潮流,也正是得益于他们对新技术的执着追求。 至少在“降本增效”这个问题上,他们总是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而相比于部分车企“克扣工人工资”的做法来说,他们的想法也的确要高级不少。 对此,美国工程公司 Caresoft Global 总裁,特里·沃伊乔斯基的评价是:“如果特斯拉能够实现电动汽车车底的千兆铸造,那么它将进一步颠覆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方式”。 |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